素质教育是项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人力的伟大工程,素质教育的实施又是整个社会的全方位立体工程,素质教育的成果表现在学生的奠基性和健康和谐的发展。使素质教育能够进展,必需依托社会大背景进行教育改革,必须以大视野认识教育,必须用大动作予以推进。
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新的挑战,只有展望未来的高度,对即将到来的国际化、信息化以及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对教育的要求,我们才能认清教育改革的本质意义。教育面临的大背景就是放眼于本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。这种背景的另一方面就是“我们的教育观念、教育体制、教育结构、人才培养模式、教育内容与方法相对滞后,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,不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。”这种背景要求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,要求教育造就新世纪的新型人才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正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和整个民族的文明与进步,是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整体潮流相一致的,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。在这样的历史机遇,又富于变化的大背景下,我们的教育必须强烈意识到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,并使教育活动依托大背景展开,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,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。我们的教育改革,或者说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忽略了大背景,远离了大背景。或以某种局部背景,或以某种偏狭的要求,或以某种虚幻的期望、或以某种职业的“出路”,做为教育的依托和目标,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成长的压抑,成长的片面,成长的缺损。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,正是体现教育规律,应对大背景的需要,真正提高教育质量的举措。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力度,更是应对大背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。这些都是有战略意义的奠基性的工作,对此表示冷漠,甚至该抓不抓,是对青少年成长的损害性行为,是教育工作者丧失伦理责任的表现。正视教育的大背景不是一种权宜之计,不是赶浪潮的短期行为,而是进行教育活动的依凭和根基,是全社会关心德育的基本点。
全社会关心教育要着眼于大的视野,因为教育是战略性的、函盖多方面内容的,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。所谓大视野,首先是开阔的视野,在教育的大背景下,环视学生成长的条件、成长的基础、成长的方向、成长的可能、成长的差异,最终形成对他们成长的教育要求。其次是置学生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尺度,远视他们发展的途径和前程,并依此形成对他们的教育运筹。再次是把学生放在一定的高度,在仰视中构建他们整体的形象,充分思考他们应具有哪些品质,并为他们形成这些品质做出教育的努力。复次是看清学生现在的起点,直视他们发展中的差异,他们与他人的发展不平衡,他们自身发展的不平衡,避免用一个模式去塑造人,用一种尺度去评价人,用一种心态去对待人,用个人的好恶去取舍人。教育者以大视野看待教育,转变教育观念,放开眼界并能够抛弃积习或既得的东西、经验的东西,放弃虽不切实际却是美好的期待,并不是容易的事情。这是教育改革活动中每个教育者可能经历的阵痛,但却是最起码的要求。做放开眼界的教育者,在大视野中对待自己的工作,要克服在改革中被动的心态,迟缓的表现,要克服等待的意识。要着力于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与精神的构建结合起来,给学生动力而不是施加压力、给学生活力而不是束缚、给学生创造的引导而不是默守成规、给学生足够的多种营养而不是增肥、给学生机会而不是现成的东西……这才是有眼光、有作为的教育者,这也应该是全社会关心教育的重要观点。已经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,却抱残守缺,徜徉或挣扎在“工业化教育”的旧框框中,着力于生产“标准件”,无论如何是不能继续下去了。
推行素质教育要做出大动作,因为这是向旧教育挑战,是与落后的教育观念决裂,也是向积习和经验的模式告别。推行素质教育又是涉及到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和系统工程。大动作首先是指推行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活动。全社会认识到当前教育的大背景,认识到教育的战略意义,认识到下一代的整体素质与国家、民族的关系,认识到素质教育的主旨和意义,是大动作的前提。全社会关心教育,把教育看作重要的事情,社会、家庭与学校形成整体协调和有力配合,这是大动作的保证。大动作又是指负责任的举动,所谓负责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大方向,并以此为目的对学生成长负责。所谓负责还是教育者,特别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和行为,教师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,是不能尽到对学生的责任的,也无法做好素质教育工作。每个教师都应当确立这种自律意识和危机感。推行素质教育,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提,关键在教师。不能认为少留作业、少补课就是减轻负担,减负的前提和归宿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。所以减少学生过重的负担正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,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养,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,减轻学生负担的物质保证和重要条件。大举动又是雷厉风行,坚决贯彻中央有关精神,要形成机制和舆论氛围,要坚决抓出实绩和成效,要抓出新意和创造新的经验。
依托大背景,放开大视野,坚持大动作是全社会关心教育的新要求,也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。
(作者单位: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所)